一、指导思想
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,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,通过诵读中外经典文学作品,让员工养成爱读书、读好书的习惯,培养员工审美情操,提高员工人文素养,激发员工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,彰显中华语言与文化魅力,传承中华优秀文化。
二、参赛对象
我系全体在校员工
三、参赛内容与形式
内容:见附表(中国古典作品需占参赛节目的三分之二)
形式:可单人诵读,亦可多人合诵;单人诵读时间不超过5分钟,集体合诵时间不超过8分钟
四、活动方案
1、宣传报名阶段(即日起至3月31日):以班为单位进行报名工作,每班报2至3名参赛选手;向员工宣讲诵读中外经典文学作品的意义、作用及美学价值,宣讲开展中外经典文学作品诵读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,鼓励员工多读书,多读经典作品,激发员工参加诵读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。
2、训练阶段(4月5日至4月25日):积极联系基础部选派的魏敏、张楠两位指导教师,以班为单位,组织员工利用自习、课外活动时间开展诵读训练,培养骨干,带动诵读活动深入开展。
3、初赛阶段(4月26日至4月30日):系内开展初赛,取前5至8名员工,推荐参加学院复赛。
4、复赛决赛阶段(5月1日至5月15日):具体事宜另行通知。
附表:
“第六届中外经典文学作品诵读大赛”备选作品
序号 |
作品名称 |
朝代 (国别) |
作者 |
备注 |
1 |
诗经(关雎) |
|
|
|
2 |
诗经(蒹葭) |
|
|
|
3 |
离骚(长太息以掩涕兮) |
春秋 |
屈原 |
|
4 |
论语(君子和而不同)) |
春秋 |
孔子 |
|
5 |
孟子(民贵君轻) |
春秋 |
孟子 |
|
6 |
三字经 |
|
|
|
7 |
大风歌 |
西汉 |
大风歌 |
|
8 |
长门赋 |
西汉 |
司马相如 |
|
9 |
报任安书 |
西汉 |
司马迁 |
|
10 |
过秦论 |
西汉 |
贾谊 |
|
11 |
出师表 |
三国 |
诸葛亮 |
|
12 |
短歌行 |
三国 |
曹操 |
|
13 |
桃花源诗 |
南北朝 |
陶渊明 |
|
14 |
木兰辞 |
南北朝 |
|
|
15 |
滕王阁序 |
唐朝 |
王勃 |
|
16 |
春江花月夜 |
唐朝 |
张若虚 |
|
17 |
梦游天姥吟留别 |
唐朝 |
李白 |
|
18 |
蜀道难 |
唐朝 |
李白 |
|
19 |
石壕吏 |
唐朝 |
杜甫 |
|
20 |
兵车行 |
唐朝 |
杜甫 |
|
21 |
琵琶行 |
唐朝 |
白居易 |
|
22 |
卖炭翁 |
唐朝 |
白居易 |
|
23 |
忆江南 |
唐朝 |
白居易 |
|
24 |
长恨歌 |
唐朝 |
白居易 |
|
25 |
夜雨寄北 |
唐朝 |
李商隐 |
|
26 |
锦瑟 |
唐朝 |
李商隐 |
|
27 |
登鹳雀楼 |
唐朝 |
王之涣 |
|
28 |
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|
唐朝 |
岑参 |
|
29 |
燕歌行 |
唐朝 |
高适 |
|
30 |
师说 |
唐朝 |
韩愈 |
|
31 |
进学解 |
唐朝 |
韩愈 |
|
32 |
谏太宗十思疏 |
唐朝 |
魏征 |
|
33 |
岳阳楼记 |
北宋 |
范仲淹 |
|
34 |
前赤壁赋 |
北宋 |
苏轼 |
|
35 |
念奴娇(赤壁怀古) |
北宋 |
苏轼 |
|
36 |
水调歌头(明月几时有) |
北宋 |
苏轼 |
|
37 |
醉翁亭记 |
北宋 |
欧阳修 |
|
38 |
爱莲说 |
北宋 |
周敦颐 |
|
39 |
六国论 |
北宋 |
苏洵 |
|
40 |
鹊桥仙(纤云弄巧) |
北宋 |
秦观 |
|
41 |
雨霖铃(寒蝉凄切) |
北宋 |
柳永 |
|
42 |
八声甘州(对潇潇暮雨洒江天) |
北宋 |
柳永 |
|
43 |
声声慢(寻寻觅觅) |
宋 |
李清照 |
|
44 |
醉花阴(薄雾浓云愁永昼) |
宋 |
李清照 |
|
45 |
永遇乐(京口北固亭怀古) |
南宋 |
辛弃疾 |
|
46 |
破阵子(醉里挑灯看剑) |
南宋 |
辛弃疾 |
|
47 |
满江红 |
南宋 |
岳飞 |
|
48 |
卜算子(咏梅) |
南宋 |
陆游 |
|
49 |
秋思 |
元朝 |
马致远 |
|
50 |
正气歌 |
明朝 |
文天祥 |
|
51 |
有的人 |
|
臧克家 |
|
52 |
大堰河,我的保姆 |
|
艾青 |
|
53 |
死水 |
|
闻一多 |
|
54 |
天上的街市 |
|
郭沫若 |
|
55 |
天狗 |
|
郭沫若 |
|
56 |
长征 |
|
毛泽东 |
|
57 |
沁园春·长沙 |
|
毛泽东 |
|
58 |
沁园春·雪 |
|
毛泽东 |
|
59 |
背影 |
|
朱自清 |
|
60 |
荷塘月色 |
|
朱自清 |
|
61 |
再别康桥 |
|
徐志摩 |
|
62 |
与妻书 |
|
林觉民 |
|
63 |
《野草》题辞 |
|
鲁迅 |
|
64 |
我愿意是激流 |
匈牙利 |
裴多菲 |
|
65 |
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|
俄国 |
普希金 |
|
66 |
给娜塔莎 |
俄国 |
普希金 |
|
67 |
自由颂 |
俄国 |
普希金 |
|
68 |
海燕 |
前苏联 |
高尔基 |
|
69 |
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|
前苏联 |
奥斯特洛夫斯基 |
|
70 |
西风颂 |
英国 |
雪莱 |
|
71 |
雅典的少女 |
英国 |
拜伦 |
|
72 |
我孤独的漫游,像一朵云 |
英国 |
华兹华斯 |
|
73 |
命运 |
英国 |
劳伦斯 |
|
74 |
当你老了 |
爱尔兰 |
叶芝 |
|
75 |
五月之歌 |
德国 |
歌德 |
|
76 |
野蔷薇 |
德国 |
歌德 |
|
77 |
欢乐颂 |
德国 |
席勒 |
|
78 |
哦,船长,我的船长 |
美国 |
惠特曼 |
|
79 |
论美 |
黎巴嫩 |
纪伯伦 |
|
80 |
对岸 |
印度 |
泰戈尔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