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党建工作 > 理论学习 > 正文
呼秀珍和她的雷锋家庭:用大爱精神唱响奉献歌(二)
2012年05月04日

200611月,铁中成立了青少年心理健康咨询室。呼秀珍把这一工作又“抢”到手。

  家长李琳谈起女儿的成长时说:“我这辈子最感激的人就是呼老师,是她苦心帮助女儿冯燕走出心理逆境。”冯燕性格内向,上初中二年级时由于与老师发生摩擦,加之正处于青春期,变得厌学、自卑、消沉,不仅学习成绩直线下滑,而且还天天与家长对着干,原本阳光、进取、优秀的女孩变成了后进生。

  看着女儿一天天退步,李琳心如刀割。一个偶然的机会朋友向她介绍了呼秀珍。呼秀珍在详细了解了孩子的情况后,根据冯燕的性格和存在的问题,让冯燕转学到铁中,并帮助选择了班级和班主任。

  呼秀珍只要有时间,就谈心开导冯燕,冯燕渐渐开朗起来,逐步融入班集体。有一天,冯燕找到呼秀珍,开心地说:“呼老师,我报名参加咱们学校的校园广播站啦,以后您就能在校广播上听到我的声音!”看着孩子脸上的笑容,呼秀珍也开心的笑了。李琳说:“仅半年时间,冯燕心中的阴霾一扫而光,学习成绩也直线上升。孩子离开铁中时,呼老师把她所有的联系办法全留给了我,并承诺:‘只要孩子有问题,不论白天黑夜都可以找我。’在以后的三年里,为了孩子,我没少给呼老师打电话,呼老师成了我们家的120110。”

  短短时间,呼秀珍心理咨询室的名气越来越大,许多外校的家长带着孩子也慕名而来。2011年高考成绩公布后,李丽和父母专程去看望呼秀珍。李丽说:“高考前的模拟考试,我最高考过630分,最低考到530分,这么大的起伏,我担心,高考连二本都上不了了!越担心越看不进去书。后来,我爸妈带着我找到了呼老师,听完我的烦恼后,没想到呼老师说的第一句话是她很佩服我!她说一个女孩子理科模拟考试能考到630分,太不容易了。她边鼓励我,边给我定了一个折中的目标:580分。和呼老师谈过后,我把自信又找回来了!高考成绩出来后,我惊呆了,父母也惊呆了,果然是580分!”

  呼秀珍不仅员工心理辅导工作做得好,还能架起家长和学校沟通的桥梁。2002年在呼秀珍的建议下,道北铁中成立了家长学校,由她担任老师。呼秀珍每次讲课,下面总是坐得满满的,连外校的家长也“混”了进来。员工家长周强每次听课,都会带着妻子一起来,厚厚的笔记本上记满了教育孩子的经验。他说:“家长学校教学内容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,呼老师教会了我们怎样去爱孩子、怎样去管孩子。以前总是望子成龙,可现在我觉得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更加重要。如果我的孩子成不了大树,就让他成为一棵小草,给春天带来一抹绿色吧!”如今,家长学校已培训了2000多名家长,还评选出170名好家长。

  呼秀珍对事业的执着和对他人的奉献,很快让她誉满三秦。这些年,请呼秀珍作报告者络绎不绝。据不完全统计,她先后作报告405场,受教育者达15万多人。

  “如果说人生是一条河,我愿做条爱河,流到哪就把爱心带到哪;如果说人生是一首歌,我谱写的是一首平凡之歌。没有轰轰烈烈,也没有惊天动地,所做的一切都是该做的!”

  大女儿郭巧说:“在我的记忆里,数不清有多少个夜晚,我从梦里醒来的时候,看到妈妈还在灯下备课或是批改作业,妈妈的背影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脑海里。妈妈的敬业深深影响着我,我工作后,总是像妈妈那样,在工作中争先创优,并千方百计帮助别人。”

  郭巧一走上公安岗位,就想着怎样把工作干好,受母亲工作方法的启发,在派出所任户籍内勤期间,创造了“三亲”、“四一”、“五不让”和“六个心”的“郭巧工作法”。为方便群众办户口,还挂出了“每周二、四、五晚办公”的告示牌,坚持加班为群众服务,这项服务一坚持就是7年。

  200611月郭巧调至吴家堡派出所任教导员,当时派出所里很多干警都比她年长,回忆起一个年轻的女教导员是如何赢得大家的信赖和尊重,她说,只有4个字:身先士卒。

  干警唐军政说在跟郭巧共事的6年里,让他记忆犹新的是在2007年情人节晚上,有10余名青年,在一迪吧闹事,郭巧和干警赶赴现场后,那些人正对服务员和保安大打出手。看到干警到来,滋事者想开车溜走。郭巧立即冲过去挡在两辆已发动的车前,大声责令他们下车。这些人一下子被郭巧的正气震慑住。迪吧老板说:“没想到一个那么‘温柔’的女警在关键时刻能挺身而出,用正气镇住了那些歪人恶娃。”还有一天晚上,杨家台新村发生一起妇女被伤害案,郭巧安排及时救治的同时,从一些蜘丝马迹上得知了凶犯可能藏身之处。案发仅两小时,郭巧就带领干警将涉嫌重伤害的持刀犯罪嫌疑人成功抓获。

  如果说,郭巧在工作中有困难、有危险就冲在前的精神已让干警佩服的话,那么,同事家有了困难,她就出手帮助,更让大家感动不已。一场突来的横祸让张干警家里陷入困境,是郭巧拿出5000元钱解了燃眉之急;王干警的爱人没了工作,是郭巧联系办事处,让王干警的爱人再端上饭碗……一桩桩,一件件,谁能不服这个年轻的女教导员呢!

  对自己的同事这样,郭巧对辖区有困难的群众也是这样。